每個人都會有情緒,孩子也是一樣的,但很多時候,孩子在使性子的時候,家長常常會選擇一些嚴厲的措施,讓孩子控制情緒,但是換位思考一下!家長們在情緒不好的時候,是不是也需要一些發(fā)泄的空間呢?當有人阻止你發(fā)情緒,你是什么感受呢?
我們來聽聽這位媽媽怎樣應對這些情況的:
做家長的都遇到過孩子使性子的時候,就像我家孩子,雖然在我看來他是個性格相當溫和的孩子,可是也沒少見過他為了一個大人明顯不會滿足的要求哭鬧不止,無論大人如何解釋開導都沒有用。這種時候,大人常用的一句臺詞是:“你這孩子怎么這么不講道理呢!”起碼陳昊揚爸爸以前就沒少說過類似的話??珊髞砦衣庾R到,其實孩子不是不講道理,大多數(shù)情況下他只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,甚至導致他情緒失控的都不是表面上的那個理由,那只是一個導火索,他只是需要發(fā)泄罷了。其實回頭想想我們自己就知道了,連我們這樣年紀一大把的人,也沒少在氣頭上干一些明知不對、事后會后悔的事情。
我不知道如何教孩子控制情緒,我想只有等他自己慢慢摸索練習了,我能做的只有在他控制不住情緒的時候,盡量有效的把他安撫下來。我發(fā)現(xiàn)起碼在陳昊揚的身上,在他一開始發(fā)脾氣的時候試圖去勸服他是一個不明智的選擇。當他還在氣頭上的時候,無論對他說什么,安撫他的也好、批評他的也好、試圖分散他注意力的也好,對他而言似乎都是一種撩撥,是火上澆油的行為。所以現(xiàn)在當他發(fā)脾氣的時候,我一般會有一段時間隨便他哭鬧,對他不做反應,只是安靜的旁觀,等他鬧得有點兒沒勁了,氣勢稍懈的時候,再安慰安慰他,想辦法開個小玩笑打個岔,總之給他一個破涕為笑的臺階下。至于批評講道理,就要等到他基本平靜下來之后了。
這個法子到目前為止還是蠻管用的,而且隨著陳昊揚一年年長大,他使性子的次數(shù)越來越少,手段也日漸溫和,從兩歲時滿地打滾的全武行,演變到邊哭邊撂狠話的純文戲。
我覺得這種處理方式的關鍵,就是較開始的一段冷處理,實質(zhì)上就是給孩子一個宣泄情緒的空間。小朋友也是有小朋友的壓力的,壓力累積到程度就需要宣泄,偶爾發(fā)發(fā)脾氣、哭鬧一場不失為一個良好的減壓手段,我個人認為有益于身心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