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,孩子的教育問題是每個家庭每個家長較關心的問題,萬丈高樓平地起,甚至有人說小學的學習習慣能直接決定高考成績,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不過,盡管家長們都知道小學階段很重要,但是究竟如何做好陪讀,幫助孩子更好的度過小學階段還是有很多學問的。
小學一二年級
小學一二年級是孩子極其依賴父母的時期,也正是建立學習習慣的黃金期,這個時候狠抓就能產(chǎn)生事半功倍的效果!這時的孩子心智還不成熟,你給孩子灌輸?shù)睦砟?,讓孩子形成的認知、養(yǎng)成的習慣都至關重要,這是也是他對一生學習的“第一印象”。
寫字工整:如果不從一開始就讓孩子養(yǎng)成認真書寫的習慣,等到了高年級的時候再去糾正他,會讓孩子做作業(yè)的效率直線下降,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。
做作業(yè)速度:成績明顯低于班級平均分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,那就是做作業(yè)速度慢。所以一開始不要求正確率,只要求速度,嚴禁邊做作業(yè)邊玩,盡量做作業(yè)中途不吃東西、不上廁所。先做他不擅長的作業(yè)。
這個階段切忌把追求成績錯誤地表現(xiàn)為要孩子當,更不該只重視分數(shù)高低和名次,使孩子錯誤放大成績的意義與重要性。鼓勵孩子追求“自己的較佳表現(xiàn)”“跟自己競賽”,讓孩子了解成績是一種自我檢驗而不是分數(shù)、名次的追求。
小學一二年級還要培養(yǎng)孩子每天朗讀、寫簡單日記的習慣??傊?,要培養(yǎng)好孩子的學習習慣。#p#副標題#e#
小學三四年級
小學三年級的學習習慣直接決定高考的學習成績,小學三年級和高二成績相關系數(shù)0.82,重要程度不用多說了。這個階段是孩子學習逐漸定型的重要階段,這時的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見,所以又是一個不穩(wěn)定的階段,孩子在一二年級養(yǎng)成的良好習慣要加強,不能放松。三年級后不用跟一二年級一樣再坐在旁邊陪伴孩子做作業(yè)了,他們開始主動積極地接受新知識,但你要教會孩子做計劃表、整理錯題、做筆記。
語文
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,讓學生變聰明的辦法,不是補課,不是增加作業(yè)量,而是閱讀、閱讀、再閱讀。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一個閱讀計劃表,記錄每個月的閱讀字數(shù)。中年級也是孩子寫好作文的關鍵時期,平時孩子寫日記要引導他多寫生活中發(fā)生的事兒,多描寫細節(jié)。
數(shù)學
從三或四年級開始,如果孩子學習,喜歡挑戰(zhàn),那么學點思維數(shù)學(千萬不能強迫!)。學思維數(shù)學要抱著訓練態(tài)度和平常心,但不是指隨隨便便應付,學思維數(shù)學較難得的是堅持,首先我們“陪伴”的家長要堅持,做好情緒的疏導,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既然選擇了就堅持,既然堅持了就努力做好。
英語
三四年級是英語從聽說到讀寫的過渡期,平時讓孩子多看看英文繪本,要求他拼寫單詞等?! ∪哪昙夁€要開始教孩子畫重點、整理錯題本、簡單記筆記。記筆記和找重點是相輔相成的,但是要讓孩子盡量做到邊聽邊寫,記多少算多少,千萬不要為了記筆記而錯過老師的講課內(nèi)容。
小學五六年級
到了小學高年級階段以后,不用再過問課業(yè)細節(jié)了,只要在他偶爾犯懶的時候提醒他,遇到挫折的時候鼓勵他,在他實在找不到解決辦法時跟他一起尋找方法。是不是很?這時候孩子有了自主的學習能力和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,是不是很感概“授人以魚,不如授人以漁”這句古話?這樣下去,以后孩子到了初中、高中,你也同樣省心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