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常表揚孩子會有助于增強孩子的自信心,有做過實驗,常常被表揚的孩子比常常被批評的孩子更加,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要對孩子吝嗇自己的夸獎和表揚,這會讓孩子對自己有強烈的認同感,也會更加勇敢自信,不過表揚也不能濫用,有表揚肯定也有批評,做對的事情要表揚要夸獎,做錯的事情也要批評要懲罰,這對于孩子的成長是有正面的引導作用的,那么父母表揚孩子一般要采取什么方式呢?怎么樣表揚孩子才是對孩子的成長有好處的呢?
表揚要及時而且明確。
表揚也是具有時效性的,如果事情已經過去了很久,你再提出表揚,意義已經不大。及時地表揚,并且表揚明確到具體的事情,這樣起到的效果更好。
案例:例如孩子自己洗了襪子,然后曬到了陽臺上。這時我們就要馬上表揚孩子:“寶寶能夠自己洗襪子啦,還會自己曬,真棒!”不要直接說寶寶真棒。
因為孩子的年齡還小,理解能力有限?;\統(tǒng)的表揚有時讓孩子理解不到位,產生理解偏差。這樣的表揚是沒有意義的。
表揚和批評配合。
一味的表揚和一味的批評都是不可取的。記得第一次給兒子開家長會,班主任老師是這樣說的:“三次表揚加一次批評。”我理解的就是多用一些表揚,但是也不能不批評。尤其是孩子做了錯事,我們要嚴厲批評予以糾正。
有時一件事情既要表揚,也可以在表揚的同時提出批評。例如孩子考了95分,我們可以說寶寶這次考的真不錯,但是呢,有些題是因為馬虎丟分了,這可不應該。這樣的批評孩子一般樂于接受。
激勵和制止是相輔相成的,互相配合,才能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。
表揚還要適度,不能濫用。
糖是甜的,但是吃多了也會覺得膩。告訴我們,凡事都應該有一個限度,表揚也一樣。如果事無巨細,家長都給予表揚,孩子就很難區(qū)分哪件事情做得對,哪件事情更重要,甚至較后對表揚不感冒,表揚也就失去了它的激勵作用。
孩子應該做好的,我們不能經常表揚;孩子分內的工作,也無需表揚。孩子有所沖刺,或者有所增強的時候,我們馬上給予表揚。在孩子對做的事情性質判斷不明確的時候,我們用表揚和批評幫助孩子辨識,加強印象。
記得有一次上課,讓一個學生回答問題,他回答完我習慣性地來了句:“說得真好,請坐。”這時孩子們有點不滿了:“老師,他聲音那么小,說的也不對,你還表揚他!”當時我就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,馬上糾正了自己的態(tài)度。
表揚孩子是較直接、較有效的一種教育方式。但是我們在運用表揚的過程中也要注意時效性,注意和批評配合,還要注意適度表揚,不能濫用。只要我們掌握好度,可以幫助孩子健康成長!
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,每一對父母都希望孩子成長,不要對孩子的教育不要過于嚴格,這樣會壓抑孩子的天性,多表揚也是一種教育引導的方式。